快遠離!這5種「藏在家裡的致癌物」你天天接觸 其中一物「上癮難戒掉」:別再中招
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生命,遠離檳榔。
3.酒
酒,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特殊的傳統和地位。
不過,酒精早已被 IARC 列為 1 類致癌物(對人的致癌風險有充足的證據),酒精就像是一場派對上的不速之客,它悄悄地潛入我們的身體,然後開始製造麻煩。它至少和七種癌症有關,包括口咽、喉部、食管、肝臟、結腸、直腸和乳腺。
而且,酒精沒有所謂的「安全劑量」。就像是那些越堆越高的樂高積木,風險也是越堆越高。喝得越多,風險就越大。哪怕是小酌一杯,也可能讓我們的危險指數「攀升」。
Advertisements
比如,如果你每天喝掉 50 克酒精,那就像是在你的健康帳戶上開了個不小的支票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會增加 2.1 倍,食道癌、喉癌和高血壓的風險也會翻倍,乳腺癌的風險更是會飆升 55%。
Advertisements
4.油煙
烹飪時產生的油煙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,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。
有數據顯示,肺癌已超過乳腺癌成為女性第一大常見癌症。說到肺癌,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抽煙。但是,女性通常吸煙率很低,為什麼肺癌發病率卻很高呢?一個原因是因為高溫油煙。
研究表明,在不吸煙的女性群體中,長期接觸炒菜油煙的人肺癌的發生風險會提高 3.79 倍。油煙中的有害物質,如苯並芘、丙烯醛等,存在誘發肺癌的風險。所以,廚房裡一定要配一個好點的抽油煙機。
每次做菜在開火前就提前打開抽油煙機,烹飪結束後,繼續開啟抽油煙機幾分鐘,以清除殘留的油煙。平時做菜,也減少爆炒、煎、炸等高油煙產生的方式,多採用蒸、煮、烤、涼拌等烹飪方法。如果抽油煙效果不好,也可以用微波爐、烤箱等工具替代明火烹飪。
Advertisements
5.生魚片、醉蟹等
去南方沿海旅遊的朋友可能都吃過比如生魚片、生魚片粥、打邊爐等淡水魚蝦食品。然而,淡水魚中有一種非常常見的寄生蟲——華支睾吸蟲(Clonorchis sinensis),它又叫肝吸蟲,是我國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蟲之一。
很多人不知道,肝吸蟲也是 1 類致癌物。
生吃淡水水產是造成肝吸蟲感染最重要的因素。在有生吃淡水生魚片習慣的地區,肝吸蟲的感染率相當高。最近幾年,蛔蟲、鉤蟲、鞭蟲等寄生蟲的感染率呈下降趨勢,但肝吸蟲的感染率在部分地區反而呈現上升趨勢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這些地區的人們喜歡生吃淡水水產。
目前已知有近 70 種淡水水產都可以感染肝吸蟲,比如有調查發現,草魚感染率達到 75%,佛山市南海區的胖頭魚感染率 87%,三水區的麥穗魚感染率為 100%。因此,提醒大家一定不要生吃淡水魚蝦。此外,自己在家做淡水魚蝦時,也要注意將砧板、刀具以及容器等生熟分開,防止交叉污染。
文章來源:今日頭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