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讓你慢性中毒!「這一款保溫杯」別再用 選購保溫瓶「注意4關鍵」才安全
天氣轉涼,保溫杯重新回到人們的日常生活。出門散步、戶外活動,帶個保溫杯,隨時隨地就能喝到熱水。然而,這種看似普通的日用品,卻可能暗藏健康隱患!

什麼樣的保溫杯不能用?如何挑到合格的保溫杯?一起來看!
Advertisements
什麼樣的保溫杯不能用
保溫杯大多是不銹鋼材質,耐高溫保溫性能好。不鏽鋼材料中,有三個「代號」很常見,分別是201、304和316。

保溫杯不能使用201材質
Advertisements
201不銹鋼不是食品級材料,屬於工業用品材料,大部分用於製作裝飾管、工業管和錶帶等。
201不鏽鋼的錳含量高,耐腐蝕性差,如果將其作為保溫杯的內膽,長時間存放飲品可導致錳元素析出,熱水可能直接變「毒水」。金屬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,但過量攝取錳會傷身,尤其是會傷害神經系統。
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曾評測約50種保溫杯,結果顯示:有19種保溫杯,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而標示為「不合格產品」。
這些不合格的保溫杯,大多使用了非國標的不鏽鋼材料,也就是201材質。
304、316材質符合安全標準
保溫杯的不鏽鋼材質應符合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製品》(GB 4806.9-2023),標準中規定了重金屬含量及遷移量指標。
Advertisements

建議選用304、316不銹鋼材料,304不銹鋼中最重要的元素是鎳和鉻,這類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,錳含量低於2%,是國家公認的食品級不銹鋼。
316不銹鋼的品質優於304,多了金屬鉬,耐腐性能更好。
選購保溫杯注意這4點
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保溫杯消費提示,選購保溫杯時,可以依照下面4個步驟。
1.看標籤標識
是否有產品名稱、生產者名稱、地址、聯絡方式、生產日期;
與食品接觸部位的材質,不銹鋼部分應看底部是否有「304」「316」鋼印標識;有塑膠、橡膠等部件與食品接觸的,如吸管、蓋子等,還應標示塑膠等材質;
是否標明「食品接觸用」類似用語或標誌等;
Advertisements
留意企業標識的使用注意事項或警示資訊。

2.聞有無異味
品質優良的保溫杯應無異嗅異味,或氣味輕微易散。如打開杯蓋後,氣味濃重,經久不散,顯示產品有使用風險,應避免使用,及時退換。
3.查整體外觀
檢查保溫杯表面是否色澤均勻,有無裂痕、缺口現象;
印刷文字和圖案是否清晰完整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