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三高也會中風!醫生曝「1事沒有做好」雙心傷腦:增加失智風險...
許多人可能不知道,口腔健康竟與多種重大疾病息息相關!。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,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不只是為了防止蛀牙或口臭,更攸關全身健康,甚至影響您是否會罹患中風、糖尿病,甚至提早失智的機率。
根據《TVBS新聞網》報導,張家銘在臉書發文提到,牙菌斑是一層無色、白色或乳白色的黏膜狀物質,貼附在牙齒邊緣、牙齦與牙縫中,剛形成的牙菌斑幾乎看不到,但如果好幾天沒刷乾淨,就會慢慢變厚且變色,並吸附茶垢、咖啡、菸垢等色素,變成黃色、棕色或咖啡色的斑塊,久而久之還會結合唾液中的鈣質,變成牙結石。
(圖為示意圖/Angela Evanson, DDS)
多個研究發現,牙菌斑中的有害細菌可能透過血液循環系統,在體內引發一連串的慢性發炎反應。這些細菌不僅會導致動脈硬化,還會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。更令人震驚的是,科學家在失智症患者的腦部組織中,發現了牙菌中的牙齦卟啉單胞菌,這些細菌已突破血腦障壁,並可能刺激腦部免疫細菌,加速神經退化。
糖尿病患者更得小心,張家銘提到糖尿病患者本身就較容易出現牙周問題,而牙菌斑造成的慢性發炎又會加重胰島素阻抗,使血糖更難控制。有日本研究指出,牙周病與腸道健康密切相關,當口腔菌群失衡時,可能透過「口腔—腸道—免疫」的途徑,引發腸道發炎。
面對這些潛在威脅,預防方法其實不難。醫師建議可從日常飲食著手,攝取薑黃素、兒茶素等天然抗菌物質,或選用含有這些成分的口腔護理產品。另外,特定的口腔益生菌也能幫助維持口腔微生態平衡,對預防牙菌斑形成特別有效。
為了維護口腔健康,醫師特別提出六項重要建議: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,每次至少兩分鐘;選用具天然抗菌成分的牙膏;定期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檢查清潔死角;半年進行一次專業洗牙;適時補充口腔益生菌;若家中有長者或糖尿病患者,更要特別注意口腔照護。這些簡單的習慣,可能是預防重大疾病的第一道防線。
大家要好好刷牙阿~
來源:tvbs 臉書/基因醫師張家銘